“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看铁马踏冰河,丝线缝韶华,红尘千帐灯。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红烛枕五月花叶深,六月杏花村,红酥手青丝万千根,姻缘多一分,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铜樽,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从这些优美的古诗词中可以感受到丝绸的刺绣文化融入了华夏悠久文明的生命中。
从小我们的生活就和针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学校手工课上亲手缝制一个玩偶,衣服偶然破了一个口子需要缝补,我国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也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故事, 还有“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的天帝之孙织女的故事。
在五千年的华夏民族文明史中,纺织和服饰是两朵豔丽夺目的奇葩,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女红更是一项考量一个女子是否合格的标准,其中以刺绣最为突出,从全世界看中国刺绣,不但出现得最早,历史最悠久,而且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文化的传承和技艺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刺绣的突出代表
中国四大名绣,指的是我国刺绣中的苏州刺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绣、四川蜀绣。四大名绣同时都在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苏绣的主要艺术特点: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更是名满天下。就纯欣赏的美术绣品来说,苏绣是以针代笔、积丝累线而成,以绣针引彩线,按事先设计的花纹和色彩,在丝绸、棉布等面料上刺缀运针,通过绣迹构成花样、图案、文字以取得艺术效果。
湘绣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粤绣、京绣等绣系的优点,发展成为清代刺绣艺苑的后起之秀。早在战国时期,湘绣就已有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娴熟的技艺。到了清朝,湘绣已遍及湖南广大城乡,处处可见“母友相传,邻亲相授”的传艺学艺生动场面,特别是长沙一带,湘绣成为家家户户的农村副业,农村妇女在劳作之余,不仅用绣针和彩线来美化生活,而且开始把绣花作为谋生的手段。
湘绣的主要艺术特点:以匀薄细腻,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以针代笔,以纤素为纸,以线晕色”,使得湘绣绣品形象生动,形神俱备,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粤绣
粤绣是广东刺绣艺术的总称。它包括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和以潮州为代表的“潮绣”两大流派,以广绣为代表,泛指广东近二三世纪的绣品。据传粤绣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五: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誉毛捻缕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常用百鸟朝凤、海产鱼虾、佛手瓜果一类有地方特色的题材。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粤绣的主要艺术特色:以布局丰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丰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色彩浓艳、富丽堂皇;针步短,花纹生动写实,远看非常醒目,近看又精细非常;绣绒平整光亮,纹理清晰,绒条洒脱;金银垫绒立体感强,装饰性极强。雍正、乾隆时期曾大量行销欧洲和中近东各国。
蜀绣
蜀绣亦称“川绣”,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的历史也很悠久,最早的记载出于西汉文学家扬雄《绣补》一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蜀绣技艺的高度赞誉。在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中,明确提出蜀绣和蜀中其他的物产,包括壁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锦等,皆可视为“蜀中之宝”,充分说明蜀绣作为地方工艺品的珍稀独特,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数是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色彩。
蜀绣的主要艺术特色: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一般绣品都采用绸、缎、绢、纱、绉作为面料,主要以软缎、彩丝为主,并根据绣物的需要,制作程序、配色、用线各不相同。蜀绣以其纯熟的工艺和细腻的线条跻于中国的四大名绣之列,绣法灵活、设色典雅,针脚整齐、线法光亮,构图疏朗、浑厚圆润,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齐整,且题材多吉庆寓意具有民间色彩。纯手工的刺绣确保了画面逼真,具有气韵连贯的艺术效果,堪称传绘画之神韵,绣艺绝天下。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许多技艺精巧的刺绣流派,一针一线于布帛间穿梭,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章来源:辰联宝岛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