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28日,正值蚕桑生产重要时节,市商务委市场体系建设处一级调研员王庆,市蚕业总站书记蒋贵兵正高级农艺师、副站长余华献高级农艺师、李洪元高级农艺师、郭铭建高级农艺师一行,深入铜梁、潼南、大足等蚕桑基地,调研指导蚕桑生产情况。
在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杨晓林陪同下,调研组深入蚕房,询问业主蚕桑生产情况,察看蚕体发育状态;进入桑园,察看病虫害发生情况,预测桑树病虫趋势,指导合理防控。针对大庙镇蚕农户数多、规模小、共育缺、茧价低、基地弱等情况,调研组建议持续巩固基地,开展小蚕共育,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持集体经济等举措,实现蚕桑恢复性发展。
铜梁区大庙镇生产调研
铜梁区白羊镇小蚕共育调研
在重庆市潼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石秋菊陪同下,调研组走访了当地6家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生产业主。潼南春季蚕茧价格创历史新高,最高达74元/千克,单张产量多在45-52千克,单张产值3500元以上。业主大户收获满满,养蚕积极性空前高涨。由于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潼南小渡、塘坝、玉溪、古溪蚕桑基地蚕棚微环境潮湿闷热、通风变差,桑叶采摘、摊晾及贮运困难,部分业主技术薄弱、管理不到位。针对上述情况,调研组建议加强蚕室通风排湿、注重消毒防病,选择高抗性成熟品种,做好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稳定收益。
潼南区古溪镇生产调研
潼南区玉溪镇生产调研
大足区蚕桑产业指挥长、区水利局副局长鲁章良介绍,通过成立“桑+”产业联合体,依托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埂生基(重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组建蚕桑产业联合体,吸纳成员企业31家(其中村集体经济主体占80%),实现了蚕业抱团发展。今年上半年新增桑园2000余亩,全区桑园已达2.2万亩。联合体利用市商务委、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委以及社会资本等资金渠道,投入资金1.3亿元,完善蚕桑产业配套基础建设,建成大蚕房73个、小蚕共育车间3座、蚕茧收烘车间2座,上半年已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有效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大足区桑+产业联盟创新了组织模式,建立了标准化的管理及技术体系,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百姓增收致富。调研组充分肯定大足区近年来蚕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建议埂生基公司做好技术服务和指导,加强桑园的病虫害防控及管理,探索复合种植经营,预防农药中毒、蚕病暴发等事件频发。
大足区龙水镇生产调研
大足区中敖镇生产调研
本次调研组走访了渝西蚕桑重点乡镇、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和蚕农大户20余处,各地依托市商务委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政策引导,围绕蚕桑基地实现了一幢蚕房、一片桑园、一番景象的蓝图构想,蚕桑产业已在渝西地区实现逆势而上的恢复性发展。一个个蚕桑产业基地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深深扎根乡村基层,百万良桑染绿了山头,亿万蚕儿致富了蚕农。同时部分基地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桑蚕新品种区域适应性差异、极端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农药中毒事件增多、桑园病虫害加剧等,调研指导组一并提出了相关举措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