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重庆市合川区气象局工作人员联合区农业农村部门专家来到云门蚕桑科技小院,针对高温晴热天气,现场指导养殖户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7月中旬以来,合川区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正秋蚕正处于蚕种催青阶段,温湿度是首要影响因素。“养蚕是个技术活,如果连续3天遭受30℃以上高温,同时相对湿度70%以下的话,会严重影响蚕的生长发育,单产估计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同时桑叶失水也快,易卷曲,影响产量。”合川区云门蚕桑科技小院负责人刘洪介绍。
催青又叫暖种,是将已经活化的蚕种放在适合蚕卵胚子发育的温湿度环境中,使胚子健康发育,直到蚕卵转青,孵化成蚁蚕的过程。气象工作人员向养殖户了解到,气温27℃以上的情况下,催青容易造成蚕体虚弱、发病率高,21℃以下的低温催青则对茧质有不良的影响。
气象工作人员建议种植户通过人工调节来保持适宜蚕生长、发育的温度,有条件的可以将小蚕放到空调屋或较为阴凉的房屋养殖,用吊扇吹微风、地面洒水、门窗挂遮阳网及湿帘等方式做好降温补湿。气象工作人员提示养殖户,8月中下旬合川区仍有高温晴热天气,需为做好降温补湿措施。
针对蚕桑生产对气温、湿度变化十分敏感的特点,区气象局重点加强对高温干旱等天气的监测预报,截至8月中旬,发布高温预警信号21期,通过御天·智能预警服务平台、知天·智慧为农服务平台及“农业天气通”手机app等渠道发布正秋蚕养殖专题天气预报2期,及时为养殖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天气预报和农事建议,提高养殖户种植桑树和养蚕技术水平,做好“蚕宝宝”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文章来源:中国气象报社)